特別提示:本文全文轉載自大德慈誠羅珠堪布的著作《慧燈之光》中《阿彌陀佛修法》一節,本博主認為,無論是漢傳佛教還是藏傳佛教弟子,都應該閱讀本文,必定能從中獲得不可估量的利益。
阿彌陀佛修法
一、宣講阿彌陀佛修法的原因(看雪客注:堪佈在文中高度讚歎了淨土宗念佛法門)
在關於臨終訣竅的開示中曾講過,當我們活著時,需要作一個選擇:是期望往生蓮花生大師的剎土,還是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以便在中陰身或是臨終時,能夠一心一意地再三祈禱,往生至自己選擇的清淨剎土。這種十分確定的渴望往生之心非常重要,這就是今天講阿彌陀佛修法的由來之一。
另外,阿彌陀佛修法對大多數人來說,原本就是非常重要的。已經證悟大圓滿的人,或者是修持密法已臻很高境界的人,不一定需要修阿彌陀佛的修法,因為他們即生便可以成就,最晚在中陰之時也可以解脫,所以他們不會有來世,也就不需要選擇往生的剎土。但對其他人來說,往生極樂世界卻是相當重要的。
從佛教歷史上來看,即使是達到很高境界的龍樹菩薩,最終也是去了極樂世界;像法王如意寶那樣的大圓滿成就者,從表面上看,還是選擇去往極樂世界。當然,這只是勸勉後人要嚮往極樂世界的一種方便示現,對於法王如意寶等大成就者來說,去極樂世界或是其他地方都是一樣,哪裡有度化眾生的事業,他們就會到哪裡去,不會有這樣的分別,但從表面上來看,是會有這樣的選擇。這也更突顯了阿彌陀佛修法對一般修行人的重要性。
因為此修法既沒有深奧的理論,也沒有復雜的儀軌,簡單易行、方便快捷,所以無論是藏地還是漢地,在沒有文化,連字也不認識的老婆婆、老爺爺當中,也出現了很多成功往生極樂世界的例子。他們在臨終時,親眼看到往生的前兆,因而對死亡毫無恐懼,高高興興地就去了西方極樂世界。這一切,都是因為此修法很簡單,能修成的機率也很高的緣故。
雖然密宗的修法非常殊勝,修得好的可以即生成就,不需要再投生,從這個角度來說,密宗確實勝過往生極樂世界等修法;但即生成就首先需要上等根基,其次還需要很多複雜的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的修法;而阿彌陀佛的修法就不需要這些,從這個角度來說,它比密宗的修法還要好。
密宗可以“即生成就”,即在幾十年的時間當中就可以成佛,而往生極樂世界的修法也具有同樣的能力。如果這一生當中念佛念得非常好,那麼下一世就不會投生到別處,而將直接往生極樂世界。這種人一到極樂世界,即可花開見佛,成為一地菩薩,因為極樂世界中的所有眾生,都是一地以上的菩薩。
但有一種情況也許是例外,就是在修持阿彌陀佛修法時,對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有信心和渴望心,同時也抱持懷疑態度的那些人,他們雖然能夠往生極樂,卻會在蓮花里待上五百年而不能出來,在此期間只能聽到阿彌陀佛的聲音,卻不能見到佛陀。
對於這種人,有一種說法認為,他們很可能還沒有登地,即不是一地以上的菩薩。因為一地菩薩在剎那之間可以面見一百尊佛,而不會有這些障礙。
由此可見,除了上述這種人以外,正常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都是一地以上的菩薩。
顯宗的很多經典裡也講過,西方極樂世界一地以上的菩薩,如果願意,七天之內便可以成佛;如果不願意那麼快成就佛果,而希望以菩薩的身份去度化眾生,也可以在幾百、幾千甚至幾億個大劫當中都不成佛。這裡所說的七天,是人間的時間。
這樣看來,如果一個人專心專意地念佛,幾十年後死亡並立即往生極樂世界,就算加上在極樂世界的七天,也是在幾十年的時間里便成佛了。雖然這不是即生成佛(從這個角度來講,密宗的修法還是要快些),但往生極樂世界後可以如此快速地成就,則是不是即生也無太大差別了。因此阿彌陀佛的修法也能很快成就。
在八萬四千法門當中,除了這兩種修法以外,可以讓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在幾十年的過程當中,完完全全成佛的修法還有沒有呢?答案是否定的。總而言之,一個是密宗,一個就是阿彌陀佛的修法,這兩個是最關鍵的修法。西藏的其他顯密法要有很多,漢傳佛教也有禪宗等法,雖然它們都各有千秋,但卻沒有一個能與大圓滿以及阿彌陀佛的修法相比。
大圓滿修法從時間上來說成就很快,但剛才講過這是有條件的:主要是對根基的要求;還要找到有證悟的上師,能如實地賜予灌頂並傳授訣竅,在各方面的條件都圓滿具足的情況下,才能夠獲得成就。
淨土的修法則不需要那麼多條件,對一個不十分精進,根基一般的人而言,淨土修法比密宗的修法還要好,從這個角度來看,淨土修法非常重要。這是宣講阿彌陀佛修法的另外一個原因。
二、阿彌陀佛修法的重要性
法王如意寶主持的最後一個法會是極樂法會。他當時給大家講了三個要點,其中的一點就是:“ 所有的弟子都要修持往生極樂世界的法 ”,這是他老人家的遺教。不僅如此,他老人家在生前,也是在各地廣泛宣講極樂世界的功德,幾十年來一直致力於弘揚往生極樂世界的法門。因為此法門三根普被,可以使很多人受益,我們因此也應該依教奉行。
現代社會中,人們的生活壓力比較大,為了日常起居、工作等各項事物,整日都是匆匆忙忙的,難得空閒。只有少數人,才能具備修持一個完整正規的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條件。為數眾多的佛弟子雖然仍在堅持修行,可條件卻極為有限,困難重重。所以,要是能在兼顧其他修法的同時,還修持往生極樂世界的修法,則成就的把握就更大。
我們學院的慣例也是這樣,年紀比較大的人,其修行重點肯定是放在大圓滿及其加行上,但同時也修淨土法門。這是法王如意寶的規定,每個人都要從這兩個方面入手。原因何在?就是考慮到萬一在修持大圓滿等密法方面收效甚微的話,還可以寄希望於往生極樂世界,因而有此要求。
有人會提出疑問:既然阿彌陀佛的修法如此殊勝,那為什麼不僅修此法,還要修密法呢?
其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個原因,是密法本身俱有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功德。假使阿彌陀佛的法修得不很成功,那麼密法的灌頂和傳承也會在我們心相續中播下極其殊勝的解脫的種子,其成熟只是早晚的問題:若不精進修行就會晚一些,但再晚在十六世之內也肯定會成佛。更確切地說,即使不修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只要不破密乘戒,成就的最終期限就不會超過十六世,這是密宗特有的功德。所以,我們不能因為阿彌陀佛修法的殊勝,而放棄修習密法。
第二個原因,是缺乏聞思有可能給修持淨土法門、往生極樂世界帶來不利的影響。修持阿彌陀佛的修法,必須要有極其強烈的信心,這是往生極樂最關鍵的條件。目前有些念佛的人不喜歡聞思,不曾學習佛法的許多重要內容,他們雖然在念佛過程中,對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也沒有太大的懷疑,但在因果取捨等其他方面卻會存在很多問題,出現問題以後,因為缺少聞思,就會因不知如何解決而備受其困擾,以致久久不能釋懷。所以一定要聞思、要修密法,從淨土法門和密法這兩個方面來修行是最踏實的。
有些漢地的法師提倡所謂的一門深入,也就是說,如果修淨土,則其他任何法門都既不能看、也不能修。這樣做行嗎?當然,如果能非常認真地修持淨土法門,這樣也是可以的,但必須堅持一個原則,即千萬不能認為,除了阿彌陀佛修法之外,其他所有的顯密法要都沒有意思;而是應該在對所有佛法都具備信心的基礎上,自己選擇專修往生極樂的法門,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儘管可以專修淨土法門,可是我們好不容易來到人世間,得到如此暇滿的人身,遇到了大圓滿等非常殊勝的法,若僅僅因為執著“一門深入”,而對其他殊勝的法不看、不聞、不修,必將會是一大損失,確實非常可惜。所以對一般人而言,最好能夠兼顧聞思和淨土法門,這一點非常非常地重要。
我的建議是,如果是年紀比較大,文化水準又偏低的人,修行重點就要放在阿彌陀佛修法上;其他人若不具備時間等條件,也可以這樣做,但只要有一點可能,還是應該盡量聞思、修學密法。這兩種法都要修,這一點至關重要。
即便是修阿彌陀佛往生法,也要講究方法,應如理如法地修持才對。
怎樣是如理如法地修持呢?
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密宗的阿彌陀佛修法;另一種是顯宗的阿彌陀佛修法。
密宗阿彌陀佛的修法,是在顯宗的基礎上,加了一些簡單的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訣竅。有了這些訣竅,就會修得更快,往生的時候也更容易,這是一個特點;其另一個特點是,這種修法需要灌頂。而顯宗的修法既不要求灌頂,也無需修生圓次第,所以比較簡單。
這裡再補充一下:對於很多老年人而言,現在修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是既來不及也不能修了;而且因年老體衰,想修很多需要體力的法,如磕大頭等,也不太現實。所以,作為老年人,其唯一的選擇,就是淨土法門,不需要考慮太多,只要認真地去修阿彌陀佛的修法就可以了。
那麼他們還需要聽其他的法嗎?因為聽法本身就有很大的功德,只要有聞法的機會,還是不要放過;可實修時只需修淨土一法即可,不論依顯宗或密宗的方法都可以,自己得到哪一種修法的傳承,就修哪一種往生極樂的法。
剛才也講過,很多現代人的工作、生活壓力極大,想成就一個真正的生起次第或圓滿次第修法,必然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要再次強調:阿彌陀佛的修法,不但老年人需要,年輕人也同樣需要。為什麼呢?因為,人在一生當中,應當選擇並確定一個自己以後要走的方向。這個方向是什麼呢?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一點很重要。所以,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大家都應當修持阿彌陀佛的修法。
以上簡單地介紹了阿彌陀佛修法的重要性。
三、具體的修法
(一)遠離兩種違緣
《佛說阿彌陀經》是往生淨土最重要的一部經典,其中講了往生極樂世界需要遠離兩個違緣,具足四個因素。
需要遠離的兩個違緣是什麼呢?《佛說阿彌陀經》中講道:第一是五無間罪;第二是謗法、舍法罪。除了這兩種罪業以外,其他如殺、盜、淫、妄等等所有罪業,都不會障礙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呢?因為,這些罪業雖然也很嚴重,但我們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和對極樂世界的嚮往之心,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功德,以此功德就能消除這些罪障;而上面所說的兩個違緣卻是極其嚴重的罪業,必須通過其他方法才能懺悔清淨。
一個違緣是謗法或舍法罪。它有很多種,其中最嚴重的,是指妄說不存在因果、輪迴,無所謂善惡報應,也沒有西方極樂世界等等;簡單地說,就是認為佛教所講的都是虛假的、欺騙人的。若這樣想就是捨法,這樣說就是謗法,這是最嚴重的。假如我們曾經有過這種想法或說法,就一定要勵力懺悔,使其清淨。
另外一個違緣是五無間罪。五無間罪雖然有五種,但其中惡意出佛身血與破僧和合這兩種,現在不會發生了。當前有可能違犯的,是弒父、弒母與殺死阿羅漢這三種罪業。
一般的人都很清楚,自己有沒有故意殺死親生父母(如果不是故意,就不是無間罪)。至於殺死阿羅漢的罪業,我們也可以通過推理得知,因為阿羅漢是人或天人的身份,如果沒有殺死過人,就不可能殺死阿羅漢。
現在墮胎的事常有發生,於是有人會問:被墮胎的胎兒當中會不會有阿羅漢呢?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阿羅漢是在現世當中修出來的,他證悟之後,就不會再投生。這一點不像菩薩,胎兒當中可能會有菩薩,卻不會有阿羅漢。因此可以排除因墮胎而殺死阿羅漢的可能性。
而故意殺人的情形是很少的,因此如果沒有殺過人,即可確定沒有殺死過阿羅漢。通過如此觀察,可以清楚地了知自己這一生當中是否造過五無間罪。那麼我們上一世有沒有造過五無間罪呢?
在上一世,我們應該是沒有造過五無間罪,即使造過也已經清淨了。要是上一世造了五無間罪而沒有懺悔清淨,這一世就絕對不可能獲得人身。因為造五無間罪的人在死亡的當下,可以不經過中陰而直接墮入無間地獄,而不會有其他的投生機會。
將以上罪業都一一排除後,我們要特別留意的,就是謗法和舍法的罪過。
學佛以後我們肯定沒有造過最嚴重的謗法或舍法罪,而以前是否造過就說不清了;對我們來說,最易造作的是較細微的謗(舍)法罪。
一種比較容易發生也比較危險的情況,是佛教內部不同教派之間相互詆毀。比如:學顯宗的人認為密宗不是佛陀宣說的,是邪教,並數落密宗的種種不是;或者學密宗的人認為顯宗低劣,修學顯宗得不到佛的果位等等;還有學藏傳佛教的人誹謗漢傳佛教,學漢傳佛教的人又誹謗藏傳佛教;另外,因為藏傳佛教內部有不同的教派和傳承法脈,有些人就以世俗的淺陋眼光去看待這些教派,在這樣的基礎上,以貪、嗔、痴為起因,相互之間進行爭論和誹謗。這些都是謗法或舍法。
佛陀在經中還講到另一種更細微的謗法,即認為八萬四千法門當中,有些法好,有些法不好,這樣的分別念,也叫作謗(舍)法。
那麼,應該如何看待各種不同的法門?八萬四千法門是不是同一個層次呢?層次是不一樣的,但層次的不同並不代表法的好壞。就像小乘的一切有部,雖然從層次的角度來說沒有密宗的法高,但有些人只能用這樣的法來度化,而不能以大圓滿等其他方法去度化。對於這些人而言,一切有部的法就是最殊勝的。為了適應每個人的根基,就需要各種各樣的法門,所以,對任何一種法,我們都不能輕視或誹謗。
這是比較細微也比較容易犯的謗法罪。
西藏有些學者,執持片面的門戶之見,喜歡議論自他教派的長短;漢地有些格魯巴、寧瑪巴的追隨者,也愛談論這種是非,這種人還不在少數。
現在幾乎每個城市的佛教徒都分成了好幾派,相互之間不能團結友愛,卻喜歡去比較各自上師的好壞、傳承的清淨與否……,很多人因此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這就是謗法的罪過。所以上述這些行為是很危險的,我們絕對沒有必要去爭強好勝。
自己想修哪一個法就修哪一個法,無論是在顯宗或密宗,漢傳佛教或藏傳佛教,或者是寧瑪巴、格魯巴之間都可以作選擇,這是個人的自由。選擇的時候,還是需要先觀察,再修學。即使修不了其他的法,也絕不能對它們持有任何成見。
對所有佛法,我們都要有恭敬心;凡是修行人,就一定要團結。如果所有的修行人都團結起來,定能成辦廣大的弘法利生事業。反之,經常進行無意義的爭論,造成派系林立的局面,會使一些本來就很缺乏真實佛法的小城市,更難受到珍貴的佛教教育,這都是自己造作違緣的結果。這種糟糕的情況在漢地比較多。
我們一定要斷除這些壞習氣,雖說不一定要依止所有的上師,也不一定要修所有的法,自己選擇一個法就可以了,但必須對所有的佛法都有恭敬心,對所有的上師和出家人也應如此,這是作一個佛教徒的最基本的原則。
很多地方的人作不到這一點,這和他們沒有系統化地接受過這種珍貴的佛教教育有關。若沒有受過這樣的教育,就會以世俗的眼光去看佛法,而用世俗的眼光所能看到的,也是非常世俗的東西!
以上所講,是非常細微、十分危險、也極易造作的罪業,可是這些罪障是可以清淨的。以前法王如意寶廣弘淨土修法的時候,首先就要求我們通過簡單的金剛薩埵修法——念誦十萬遍的百字明,或念誦四十萬遍的金剛薩埵心咒“嗡班雜薩埵吽”,來斷除這些違緣。
斷除這兩個違緣是第一步,然後在違緣消失的前提下,再創造四個因素,即四個順緣。
(未完待續)